首页  新闻动态  理论学习  媒体看理工  关注热点  相关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看理工>>正文
《天津教育报》——勇担时代重任 践行强国誓言——本市部分高校举办新生开学典礼迎接新生入学
2021-09-01 16:14  


天高气爽,影湛波平,又一批新鲜的面孔走进大学校园,即将开启一段新的人生。本市部分高校新生已经到校,并举办了富有特色的2021级开学典礼,给了新生们一个美好的开端。


两校联合,为新生“传经送宝”


8月28日,天津大学和天津医科大学在天大卫津路校区联合举行2021年新医科试验班(瑞恒书院)学生开学典礼。两校232位新生齐声宣誓,立志全心全意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崇尚医德,不负韶华。


在典礼上,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天津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雷平,以及天津大学附属医院院领导、校友代表等齐聚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医学部主任、瑞恒书院名誉院长顾晓松现场连线,向新生送上谆谆教诲。


李家俊说,医学是学校“十三五”以来布局的重要战略支点,学校有机整合了涉医的多个学院学科,并与天津医科大学强强合作,创新开展新医科建设。他寄语新生将“小我”融入“大我”,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国实践,努力成长为推动新医科发展的青年英才。


雷平表示,天津医科大学与天津大学渊源深厚、友谊长青,在长期的战略合作中致力于共同打造高端医疗科技人才培养特区和医学研究创新基地。他说,在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医学创新革命重塑版图的今天,希望大家在国家需求中坚定方向,从交叉融合中寻求突破,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据了解,自2018年9月,天津大学与天津医科大学合作共建的全国首个智能医学工程专业新生入校以来,两校已连续第四年共同迎接新生开学。目前,天津大学与天津医科大学根据两校教学资源优势及培养计划需求,已联合培养学生460余人,互开优势课程157门次,两校学生总选课已超7000余人次,打造了“四新四跨”的新医科人才培养“天津模式”。


榜样在前,立志为中医药事业奉献


8月29日上午,天津中医药大学2021级新生开学典礼在新校区体育场举行,2021级全体本科、研究生新生和在校生代表4000余人参加。


中药学院2021级中药学类傅禹恒代表新生发言。他表示,来到天中学习是一种幸运,在天中这个学习和发展的新平台,要以“人民英雄”、名誉校长张伯礼院士为榜样,锤炼品格、练就本领,及锋而试、奋斗当时,做一名矢志爱校、力争荣校的天中青年,做一名担负使命、守正创新的中医药学子,做一名砥砺奋斗、不负韶华的新时代中国青年!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致力中医药传承发展,为中医药事业注入青春活力!


校领导为新生代表佩戴校徽,勉励新生们在勤学苦练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练就本领,做“天中因我而骄傲”的承诺者和践行者。校长高秀梅勉励新生,作为新一代的天中人,一要“风物长宜放眼量”,培养“大”格局。二要“山不让尘,川不辞盈”,涵养“大”胸襟。三要“不需扬鞭自奋蹄”,做好“大”规划。愿同学们用奋斗刷出“青春存在感”,不负光阴,不负韶华,在天中收获青春、收获梦想、收获未来!


典礼最后,“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院士带领全体新生庄严宣誓。铿锵有力的誓言是张伯礼院士数十年贤以弘德、术以辅仁,大医精诚、舍胆忘身的生动体现。铮铮誓言响彻云霄,以青春告白梦想,以誓言开启未来,在场师生共同见证2021级新生大学生涯开始的神圣时刻。


聆听“第一课”,为担当强国重任而奋斗


8月28日,天津理工大学2021级新生开学典礼在运动场举行。开学典礼上,校领导为新生代表佩戴校徽,7000余名新生共同分享成为“天理人”的喜悦之情。


新生代表、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本科生李韬与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张紫鑫,共同表达了进入天理校园所感受到的温暖与关怀,表示要时刻牢记“天理人”身份,勤学笃志、潜心钻研、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秉承“重德重能,求实求新”的校训精神,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杨庆新在开学典礼上向全体新生作形势政策教育开学第一课。他说,2021年是一个伟大的年份,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高扬的国旗下,“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铿锵有力、久久回荡。


杨庆新用“精神”“求知”“实践”三个关键词,激励青年学生继承和发扬“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开放包容、创新进取”的天理精神;守住“勤学善思”的本分,保持“求真知”的态度,把牢“诚信”的底线;以脚踏实地的作风,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强健的体魄,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强国重任的栋梁之材。

关闭窗口
最新通知  
图文速递 更多>>

天津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60215616

办公邮箱:jxc@tj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