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机械工程学院开展“重温津门记忆 锻造能动未来”主题党日活动。

在三条石历史博物馆,师生们见证津门工业从“小炉匠”到“福聚兴机器厂”的蜕变历程,感受天津民族工业“实业救国”的精神密码。在天津电力科技博物馆,师生通过用左右手连接导线和莱顿瓶,感受富兰克林收集天电的情景;通过AR技术,直观感受“西电东送”国家战略的壮阔图景;通过发电站模型和图表,了解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等发展历程和成就。
参观结束后,师生们与场馆工作人员一起,围绕历史溯源、技术原理、行业实践三大模块,实景录制课程思政微课,共同搭建思政元素库。
机械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围绕“双碳”目标,讲解空气能、地热能、太阳能、风能等内容,围绕“中国新能源等技术装备领跑全球”“能源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质的飞跃”等内容,帮助学生坚定专业自信,明确青年责任担当。

本科能源党支部书记杨祎心引导青年学子在“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征途中,传承科学家精神,书写时代答卷。三条石历史博物馆工作人员,以“油灯曲”小故事为切入点,带领师生回溯战火纷飞年代,体验民族企业家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学生李美乐饱含深情地讲述“天津市培育基础级及以上智能工厂467家”等成就,发出要“把一生献给一件事”的青年强音。
师生纷纷表示,从三条石的“工业初心”到电力馆的科技强国,不仅重温了津门记忆,更坚定了使命担当。下一步,学校将把思政案例库融入《新能源综合实验Ⅰ》的课程实施、竞赛考核等环节,让主题党日活动的育人成果真正落地生根,为培养新时代能源领域人才注入天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