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  理论学习  媒体看理工  关注热点  相关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理论学习>>正文
《中国教育报》——黄闪闪:用好红色育人资源 上好大思政课
2024-03-11 18:49  

3月11日,《中国教育报》以《用好红色育人资源 上好大思政课》为题,刊发了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黄闪闪的理论文章,内容如下:



全国两会期间,多名代表委员关注红色文化的传承。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校长张大冬介绍,江苏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新安小学充分运用“新安旅行团”红色资源,让学生到纪念馆当小讲解员,组织学生开展“小好汉重走新旅路”红色寻访活动,在红色文化传承中为学生铸魂。


目前,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已经成为学校开展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先“选项”。教育部在相关文件中多次强调学校要广泛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对不同学段的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植入红色基因,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也是增强青少年政治认同的必然要求。


立足思政小课堂,增强红色文化教育的感染力和针对性。思政课是落实红色文化教育的核心课程。


一是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红色文化故事。目前学校红色文化教育普遍存在红色资源、红色文化主动挖掘力度不够的问题。尤其是在中小学思政教育过程中,思政教师往往局限于课本,难以主动挖掘红色文化背后深层次的教育思想、文化底蕴、理想信念。为此,思政课教师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能力,加强“选故事”和“讲故事”的能力,通过丰富讲授素材、双向互动交流、启迪自主学习等方式,选准、讲透红色文化故事,确保学生在课堂上将红色文化内容“学深悟透”。


二是要将理论真实性转化为经验真实性,精心设计红色实践教学活动。实践教学是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政课实践教学能够给予学生高体验感,有助于红色文化教育跳脱“课堂上讲红色”的初阶层次,通过实地参观考察、社会服务实践、艺术作品再现等形式让学生体验红色文化的思想和魅力。思政课教师要借助红色场馆的革命物件,诉说红色历程、讲述红色故事,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同身受,坚定理想信念。


拓展社会大课堂,提升红色文化教育的吸引力和认同感。红色文化资源是一种历史文化遗产,是青少年超越时空感悟红色历史的客观载体。这类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有助于红色文化教育更聚人气更接地气。用红色文化资源铸魂育人,需不断丰富红色资源,拓宽育人渠道,使之成为教育人、激励人、塑造人的大学校。


一是实现社校联动,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有效挖掘和利用社会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学校要积极探索红色文化进校园的有效载体与形式,让学生感受红色文化的温度和厚度。二是促进社校联建,推进红色文化资源的研发向深度发展。支持学校与革命场馆共建“大思政课”实践育人共同体,共同参与和推动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研究。三是确保社校联通,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展览等,丰富红色文化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作者系天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关闭窗口
最新通知  
图文速递 更多>>

天津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60215616

办公邮箱:jxc@tjut.edu.cn